振动医用康复训练仪——载若科技产品介绍

zd301 last picture

振动训练的起源        

        1873年,John Kellogg(后来被称为康复中心之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振动椅,用于治疗美国疗养院的便秘病人。

        1960年代,Biermann测试了全身振动对全身灵活性的原理研究,后来被纳扎罗夫用于帮助俄罗斯运动员。他的实验和研究很快被运用于苏联航天局,试图帮助他们在当时臭名昭着的空间竞赛中战胜美国。他的研究在秘密的军事基地进行,这些军事基地简称为军事单位26266.他当时几乎无限的资金使他有能力深入研究生物机械刺激的科学。结果表明,这种振动训练可以大大提高骨密度,并在正确使用时增加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这使得苏联人比美国人有了巨大的优势,因为肌肉萎缩和骨骼退化是受到零重力环境影响的太空旅行者关注的主要原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迅速效仿并为其宇航员计划开发了自己的振动机器版本,经过微调后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位名叫Carmelo Bosco的意大利生理学家开始为一家私人机器制造商开展研究,并领导了第一台现代振动锻炼仪器。

振动训练的治疗原理     

        振动训练机是基于人体行走的步态模式而设计的左右交替倾斜运动模式的设备,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刺激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群,从而提高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可以引起两侧骨盆的交替倾斜与同行走时骨盆交替倾斜的变换模式相似,而且速度更快。腿部和躯干的所有肌群会依次左右交替做出反应,抵消节奏性的左右交替运动。随着左右振动频率的增加,用于抵消的肌肉收缩方式也相应改变。当振动频率达到12Hz 以上时,肌肉开始自主收缩转为生理性牵张反射,这种牵张反射的收缩运动能更好地锻炼肌肉间的协调性,激活从下肢远端到躯干的所有肌群,使得全身尤其是腿部的血液循环显著增加,同时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可调节不同的频率、振幅、姿势,通过肌肉的牵张反射训练人的各个部位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和平衡协调性等。

5-12 Hz 补偿左右交替倾斜运动,不引发牵张反射(柔韧、平衡)

12-20 Hz 引发牵张反射引发肌肉功能性训练(协调性、平衡)肌肉仍然能够进行完整的收缩-放松循环

20-40Hz 引发牵张反射,肌肉力量训练肌肉持续收缩,提高肌肉力量和功率。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振动训练的优势      

1、快速的肌肉放松、快速的关节放松、快速的肌肉激活

2、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治疗效果、

3、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改变力学曲线,从而增加肌肉的舒张力和关节的灵活度。

振动训练的适用范围    

        腰背痛的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保健和预防、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骨质疏松的预防、体育训练

振动训练的用单位    

        医疗机构神经内外科、康复科、疼痛科、骨科、妇产科、儿童康复、心内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等。

振动训练的文献资料    

1、《不同频率的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21 年第 37 卷第 16 期 )

2、《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双下肢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2021年4月·第36卷第4期)

3、《运动想象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19年2月第33卷第4期(总第624期))

4、《全身振动训练对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第32卷,第l期)

5、《全身振动训练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年,第33卷,第9期)

6、《全身振动训练在脑瘫儿童下肢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年12月第29卷第12期)

振动训练的临床应用
载若振动训练机 30
载若振动训练机 25
滚动至顶部